2022-01-07 13:28:43

什么是大肠息肉

  什么是大肠息肉?

  结肠息肉是一种炎症增生性病变,结肠粘膜内隆起的良性腺瘤,主要发生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依据息肉的具体特征,可以分为幼年性息肉、炎性息肉、淋巴性息肉、腺瘤等。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性状改变、粘液血便、腹胀等。大多数病人都是通过电子结肠镜诊断的。

  怎样治疗大肠息肉?

  据相关统计,腺瘤性息肉癌变率约为%,因此,尽早、及时地对这类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诊断,对于了解其内镜检查、病理检查及治疗有重要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活检夹具是内窥镜获取病理组织的重要工具,但易损伤患者粘膜,造成感染;高频电切取代了常规开腹,可使局部组织迅速凝固、坏死,达到根除息肉,本发明是一种新的、微创的、可用于消化道粘膜病变的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它能有效的切除病变组织和息肉,同时,大块组织的病理切片可以对患者做出准确的诊断。

  内窥镜治疗病理情况。

  肠内镜检手术后的病理检查多显示有炎症性息肉,或者是轻微(或中度)异型。但是对于不能在内窥镜下治疗或提示早癌的病人,应行结直肠部分切除或结直肠癌手术。

  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75岁的时候,结肠息肉的患病率可以达到28-36%,其发病率与种族、地域、生活环境、遗传、饮食习惯有关。本病以乙状结肠及直肠为主,息肉直径大于2公分者变化率为25-65%。根据有关资料,近年来结肠息肉和结肠癌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炎症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都会发生非典型增生,从而导致癌变。所以临床上,尤其对腺瘤性息肉,应重视大肠息肉的早期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