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8 15:41:07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什么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什么?长时间坐着对身体的危害很大,四点措施可以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

  DVT(DVT)是血液在深静脉中不正常凝结形成血栓而造成的静脉回流障碍症,通常发生在下肢,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俗称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可导致肺栓塞(PE)。DVT与PE共同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同类型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

  肺动脉栓塞发生率呈逐步升高趋势,是导致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本病死亡人数的10%。

  类型

  下肢DVT按发病时间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发病14天内。

  2.亚急性期下肢DVT:患者发病时间为15-30天。

  3.慢性期下肢DVT:病人发病已超过30天。

  病因

  下肢深静脉栓塞最常见于进行大手术的病人.重度创伤病人.有长期卧床的病人.肢体制动病人和恶性病人--血流缓慢.静脉内皮损伤.血液高凝是三个主要机制。

  (一)根本原因。

  1.静脉血流量停滞。

  在左下肢最常见的机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静脉壁损伤。

  一般伤害因素包括:

  (1)静脉注射各种刺激液及高渗液,可引起静脉炎及静脉血栓。

  (2)静脉局部挫伤.破片损伤.骨折的创伤。

  (3)股骨颈骨折的股静脉、骨盆骨折以及髂静脉或分支的盆腔手术都可能导致髂骨静脉血栓形成。

  3.血液高凝状态。

  许多大手术都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的主要原因。严重的烫伤或脱水.长时间口服避孕药.使用大量止血药及脱水剂,还可使血液凝固。

  另外,先天性疾病如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缺乏也是导致血液高凝的重要因素。

  (二)诱因。

  外伤.骨折.长期卧床.高龄.中心静脉置管.下肢静脉功能障碍.吸烟.妊娠/产后.肾病综合症.血液高凝状态.血小板异常.手术.口服避孕药.恶性肿瘤.化疗.糖尿病.心肺功能衰竭.中风.脊髓损伤.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久坐等,均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

  症状与表现

  病毒性心肌炎的典型表现为突然出现单侧肢体肿胀,以左下肢最为常见。

  (1)患肢肿胀。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症状是患肢突然肿胀,在急性期,皮肤颜色会变红,皮肤温度比健侧肢体高。若肿大,皮肤会变成青紫色.花斑样,局部可出现张力性水疱。患肢发生1~2周后,患肢发生代偿性浅静脉显露或扩张。

  血栓处和范围不同,肿肢的肿块也不一样:

  1.髂股静脉栓塞:患肢明显肿胀。

  2.小腿静脉丛血栓:肿胀仅限于小腿部位。

  3.下腔静脉栓塞:所有下肢都有肿胀。

  4.从髂股静脉开始血栓:可以在早期出现大腿肿胀。

  5.血栓开始于小腿静脉丛,并逐渐发展到髂股静脉:首先出现小腿肿,再累及大腿。

  肿块发生后24-72小时内肿胀最为严重,以后会逐渐消退,患肢周径逐渐减小,但在局限性血栓的早期完全清除前,不会恢复正常。

  ㈡疼痛.压痛和发热。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病肢疼痛和压痛是典型的表现。

  1.持续性疼痛:静脉血栓可导致炎症反应,导致患肢局部出现持续性疼痛;

  2.胀痛:静脉形成血栓阻塞,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患侧肢体出现胀痛,病人站立时疼痛加剧;

  3.压痛:血栓发生的位置及相应肢体肿胀.皮肤张力高,按压时疼痛明显。

  急性期病人可因局部炎症反应及血栓吸收而发生低热。

  (3)浅静脉曲张。

  深部静脉发生血栓时,血液在浅静脉循环,此时出现浅部静脉曲张,表现为皮肤下静脉明显高于皮肤表面,甚至凸出皮肤表面.明显变粗,这是代偿性反应。

  重度的浅静脉曲张,大多数发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后。

  (4)股白肿及股白肿。

  下肢深静脉血栓以股青肿和股白肿最为严重。

  患肢因患肢高度肿胀,造成患肢动脉痉挛甚至闭塞,造成肢体缺血。这个时候病人会有剧烈的疼痛,患肢皮肤发亮,出现水疱或血泡。开始时,皮肤的颜色是青紫色,皮肤温度偏低,称为股青肿。病情进一步恶化,会发展成皮肤发白,形成股白肿。人体出现剧烈的全身反应,还会出现高热.神志淡漠等症状。

  (五)并发症的表现。

  下肢DVT,可并发肺栓塞,表现为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

  相关检查

  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这个检测能明确下肢深静脉是否有血栓,以及血栓发生的部位和范围。也可以鉴别出静脉阻塞,是来自外部压迫,还是静脉内血栓形成,同时还可以检测静脉血栓再通。

  (二)下肢静脉造影术。

  该检测可直接显示下肢静脉形态,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的金标准。如有下列症状,提示有深静脉血栓形成:

  1.血栓急性期最常见于阻塞或阻塞;

  2.充盈缺损是静脉血栓的直接征象,是诊断急性DVT的基础;

  3.当血栓再通时,即原来阻塞的静脉又有血流经,静脉管腔为不规则狭窄或细小多支,部分表现为扩张或扭曲;

  4.侧支循环形成。

  后者为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晚期症状。

  这是一种创伤性检查,病人可能会引起对比剂过敏.对比剂相关肾病和血管壁损伤等。

  ㈢CT静脉造影。

  本法主要用于诊断下肢主干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栓,其准确性较高,在下肢DVT的诊断中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静脉磁共振成像。

  本试验不需要造影剂,就能准确显示髂.股.的静脉血栓,但无法很好地显示下肢静脉血栓。这个检查特别适合怀孕的人,比如需要避免射线暴露的人群,或者是病人对对比剂过敏。

  ㈤其他检查。

  血D-二聚体浓度是通过血检来检测的,如果浓度升高,就会提示下肢D-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所致急性肺栓塞时,肺动脉CTA作为明确诊断的主要检查手段。

  诊断

  病人病史.经一系列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血浆D-二聚体测定、静脉超声检查、静脉造影等,经排除其他疾病,确诊为本病。

  鉴别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

  (1)下肢淋巴水肿。

  鉴别要点:

  1.早期表现为凹陷性水肿;

  2.中晚期皮肤粗糙.变厚.组织变硬呈块状;

  3.病情严重的人出现"象皮肿";

  4.没有色素沉着的表现.溃疡。

  2、下肢局部血肿。

  鉴别要点:

  大多数患者都有外伤史,同时伴有局部疼痛和肿胀;

  2.几乎不会影响整个下肢;

  3.晚期皮肤出现瘀斑,或皮肤发黄。

  治疗

  起病后的14天是急性期,15-30天是亚急性期,30天以后就会进入慢性期。抗凝剂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治疗方法,能抑制血栓的扩散,有利于血栓的自溶及管腔的再通。长期期的治疗可以选择物理治疗,也可以选择药物治疗。

  (1)急性期治疗。

  临床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主要是急性期的治疗,常见的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普通处理。

  病人躺在床上,抬起患肢来缓解肢体肿胀,特别注意不要给患肢按摩,挤压等,以免造成血栓脱落。

  在出现全身症状及局部压痛缓解后,可以进行轻便活动,起床的时候穿弹力袜或者弹性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