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3 08:41:06

肠内有息肉用做手术吗?

 许多人不同意肠息肉,觉得不痛不痒,还有人一看到肠镜报告上有息肉,就吓得花容失色。那什么是肠息肉呢?肠息肉会癌变吗?必须切除哪些息肉?切除后会复吗?本文从专业角度详细介绍了肠息肉的误区和真相!

  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是指从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一种隆起状病变,在确定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息肉。大多数人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最多有便血、腹泻、腹痛等临床表现。然而,只有当息肉变大时,才会出现更明显的症状,如黑便、便血和频繁腹痛。

  导致肠息肉的因素有哪些?

  肠息肉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息肉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质子泵抑制剂的长期应用、胆汁反流、基因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关。

  年龄:大多数研究表明,肠息肉患者多为40岁以上,息肉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腺瘤型息肉癌变潜力增加。

  性别:我国男性肠息肉发病率高于女性,约2:1。男性作为发病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已得到公认。

  地区:我国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高收入地区低收入地区高。据我国流行病学统计,肠息肉检出率最高的是东部,其次是中部、南部、西北和东北。

  体重:国内外研究表明,70%以上的肠息肉患者BMI≥25.0,结肠周围脂肪的积累与增生和腺瘤息肉的风险有关。

  饮食习惯: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者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吸烟也与腺瘤性息肉密切相关。定期早餐。高频蔬菜、豆制品和水果可降低大肠息肉的风险。同时,运动类似于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可以增加肠道蠕动,减少毒素的吸收,损害肠粘膜。

  3.高危人群有哪些?

  根据我国最新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南,结直肠癌高危人群明确如下:

  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2)个人有结直肠癌病史或肠腺瘤病史;

  3)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4)符合以下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和血粪便、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精神创伤史。

  4.肠息肉会癌变吗?

  肠息肉确实会癌变,大多数结直肠癌都是由肠息肉恶变引起的,但并非所有的息肉都会癌变。息肉癌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息肉的大小、类型、形状、数量、位置、上皮间变程度等。

  肠息肉一般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类。肿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可能发生癌变,主要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传统锯齿状腺瘤等。非肿瘤性息肉生长非常缓慢,基本上不会癌症,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

  此外,息肉越多,癌变率越高。数据显示,直径小于1.0厘米的蒂息肉癌变率小于1%,直径小于1~2厘米的蒂息肉癌变率通常为10%,直径大于2厘米的蒂息肉癌变率通常为50%。此外,肿瘤性息肉和无蒂。花椰菜更容易癌变。

  5.必须切除哪些息肉?

  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后,不确定息肉是肿瘤还是肿瘤,需要切除病理检查才能最终确认。众所周知,息肉切除术已被证明可以降低癌变的发生率。根据结肠镜检查息肉的数量、位置、大小、形状和病理检查结果,决定是否暂时不切除观察,或在结肠镜检查下微创切除息肉。或尽快手术切除息肉。

  结直肠息肉治疗的选择是基于目前结直肠息肉治疗的共识和指南。结合临床工作实践,主要用于医患沟通,方便沟通。

  6.切除后会复发吗?

  常规息肉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方案,但复发率较高,3-5年内复发率约为15%~60%,尤其是腺瘤晚期。除非息肉癌变,否则息肉切除术后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后续治疗。

  此外,息肉切除后还需要复查。对于有肠息肉的人来说,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保证息肉复发及时发现并尽快切除。

  7.肠镜筛查间隔多久?

  美国专家的共识是,他们不需要经常做结肠镜检查。建议每10年筛查一次。大多数国内专家也同意这一共识。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一级亲属中有一人有肠息肉史,虽然没有症状,但建议40岁检查结肠镜检查,每3-5年检查一次。

  如果一级亲戚中有很多人发现肠息肉,或者有一人是多发性肠息肉,或者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的二级亲属有肠息肉病史,专家建议在20-40岁之间或比最年轻的亲戚早10年进行结肠镜检查。

  如果诊断为典型的FAP家族史等遗传性结肠息肉病,建议10岁时检查结肠镜检查,每1-2年检查一次。

  8.如何预防肠息肉?

  虽然肠息肉的病因很多,但对于大多数大肠息肉患者来说,不良的饮食因素是肠道长息肉的主要原因。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过量饮酒,不要吸烟。

  2)减掉任何额外的体重,使你的体重指数正常化。

  3)锻炼-包括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有氧运动和2次肌肉强化训练。

  每天至少吃3-5份水果和蔬菜。

  避免脂肪过多,加工食品和红肉。

  6)研究表明,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降低整体结肠癌的风险,但证据尚不确定,需要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