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8 09:00:44

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外周血管病变,也是一种多发病,血流滞缓,血液高凝及血管壁损伤是形成的三个主要原因,但是单因素往往不能单独致病,通常由两个或三个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如无广泛转移,患者情况尚可,无严重并发症,可考虑手术,但如涉及骨骼、重要血管及神经,则需行截肢。采用中医疗法治疗晚期下肢静脉血栓,能全面控制病情,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改善体质,减少并发症,减轻和治疗严重症状。

  目前临床上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技术比较成熟,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1.治疗浅静脉血栓。

  综合治疗:卧床休息,抬腿超过心脏高度,局部热敷,必要时可用弹力袜或弹性绷带包扎。请勿站立或久坐。

  用药:主要是保泰松,吲哚美辛(消炎痛),吡罗昔康(炎痛喜康),阿司匹林等止痛药,通常不使用抗生素。如果发生较大范围的血栓,推荐使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以免血栓扩散到静脉,造成肺栓塞。

  深层静脉血栓的治疗。

  ,一般的治疗。

  卧床并抬高高于心脏的患肢,约20~30cm,膝关节微屈曲位。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造成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下床后应该穿弹力袜,穿上时间为6~3个月。

  另一种是抗凝治疗。

  肝素能通过静脉注射肝素(APTT)恢复部分凝血活酶(APTT)至正常水平1.5-2倍,治疗持续5-7天。肝素静注剂量很难控制,抓不到就会引起出血,所以用小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是安全的。

  华法林:在肝素5天后,口服华法林,直到凝血指标INR(凝血时间,PT)达到2-2.5倍。自此以后,供给保持在3~4月。

  尿激酶、链激酶、纤维素溶酶是溶栓治疗的常用药物。由于较易引起出血,长期疗效优于抗凝剂,因此一般仅用于合并肺栓塞病例。

  若患者不能进行抗凝剂治疗,且肺栓塞风险较低,可尝试下肢上举及局部热敷。

  介入治疗:分性和暂时性两种方式置入腔静脉过滤器。

  运用中药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改善免疫功能,而且可以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增强对患者机体机能的保护,是患者最容易接受和安全的治疗。因此,无论采用单一的保守治疗,还是结合西药的综合治疗,中医药都是不可或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