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其珠蛋白部分是由两对不同的珠蛋白链(α链和β链)组成的四聚体。现在多统一采用国际单位制,以每升血液中有血红蛋白多少克为准。血红蛋白与红细胞的使用价值近似,血红蛋白的升高和降低可参考红细胞升高与降低的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低可能是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溶血性贫血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而引起的贫血。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铁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时,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补铁治疗是解决缺铁性贫血的关键措施。例如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片、葡萄糖酸亚铁片等,可以补充体内的铁储备,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
2.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由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DNA合成障碍,影响红细胞生成。这些营养素在红细胞成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缺乏会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是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主要方法。例如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叶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无法产生足够的血细胞。这使得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减少,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免疫抑制治疗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手段之一。环孢素软胶囊、他克莫司胶囊等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来改善病情。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血液系统疾病,其特征为骨髓造血干细胞发育异常,导致无效造血。这会干扰正常的红细胞生产过程,使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扎胞苷注射液、地拉罗司分散片等药物进行化疗,以纠正贫血状态。
5.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提前破坏。大量破坏的红细胞释放出的血红蛋白超过骨髓造血能力时,就会出现溶血性贫血。脾脏切除术是治疗遗传性溶贫的一种有效方式。该手术旨在去除产生抗体的部位,减少自身抗体对红细胞的破坏。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及铁代谢指标,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均衡饮食,特别是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瘦肉、菠菜等。